公共消防安全的新助力——電動開門機
發布日期:2016-09-27
閱讀量:2
作為小區的“監控中心”,消控室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安全,但對業主而言,自家的這道“防火墻”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嗎?
詢問了一些業主關于小區消防的安全管理常識后發現,在很多業主印象中,大家對防火管理還只停留在樓道內是否有消防栓、是否配有滅火器等。但實際上,小區內的消防安全管理遠不止于此。
業委會工作人員介紹,除了上述的硬件配套外,是否有煙感警報器、火警報警器等也十分重要,更關鍵還在于小區物業對消控室的管理以及上崗人員的素質,而除了技防與人防外,平時對于消防通道的管理也至關重要。
歷次消防檢查,”火警警報管理“和”消防通道管理“都是重中之重。但國內小區的單元門、防火隔離門、安全通道門大多數是采用閉門器的,小區入口大門普遍是保安值班。防火隔離門一般是常閉狀態,但是一旦遇上地震或其他的緊急安全情況,反而起不到保護作用;單元門和安全通道門作為人員撤離的主要途徑,火警一旦響起,如不能及時開啟,后果不堪設想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因為沒有安防聯動的管理理念,這與國外的小區管理相去甚遠。
對此,ANNY安尼公司設計提出電動開門機火警預案功能,安裝安尼電動開門機后,只要預設好相應的火警預案,可以任意控制單元門、防火隔離門、安全通道門的開關,兼具防火和逃生功能,任何一扇門都可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“安全門”。能做到這一點,源自安尼電動開門機的強大功能。它主要利用伺服控制技術,能夠有效兼容門禁系統、火警盜警系統、樓宇對講系統、自動感應系統等,實現安防系統聯動管理。憑借這項技術,安尼公司成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自動門產品供應商,同時,也與萬科、綠城、綠地等房產物業公司也有緊密合作,與四大國有銀行、上海瑞金醫院、深圳市二醫院、杭州歷史博物館等公共服務領域的企事業單位、浙江西子賓館等高檔酒店賓館會所都有長期的穩定合作。
2016年初,國家出臺建設開放式小區的意見,這就意味著小區等公共領域的消防安全必須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。但是以現有的管理方式,恐怕很難實現。電動開門機的出現,或許為安防聯動管理在國內的普及提供了一個契機!